Rearch Interest: Visualization">
696. 计数二进制子串
题目描述
给定一个字符串 s
,计算具有相同数量0和1的非空(连续)子字符串的数量,并且这些子字符串中的所有0和所有1都是组合在一起的。
重复出现的子串要计算它们出现的次数。
示例 1 : >输入: "00110011"
>输出: 6
>解释:
有6个子串具有相同数量的连续1和0:“0011”,“01”,“1100”,“10”,“0011” 和
“01”。 >请注意,一些重复出现的子串要计算它们出现的次数。
>另外,“00110011”不是有效的子串,因为所有的0(和1)没有组合在一起。
示例 2 : >输入: "10101"
>输出: 4
>解释:
有4个子串:“10”,“01”,“10”,“01”,它们具有相同数量的连续1和0。
注意: - s.length
在1到50,000之间。 - s
只包含“0”或“1”字符。
方法一: 按字符分组
\(T(N) = O(N)\), \(S(N) = O(N)\)
我们可以将字符串 \(s\) 按照 0 和 1 的连续片段分组,并存储在 \(counts\) 数组中。 例如 \(s=00111011\),可以得到 \(counts=\) {\(2,3,1,2\)}。 此时 \(counts\) 数组中的两个相邻的数代表的一定是两种不同的字符。 假设 \(counts\) 中两个相邻的数字为 \(u\) 和 \(v\), 则它们能组成的满足条件的子串数目为 \(min\) {\(u\), \(v\)}. 即一对相邻的数字对答案的贡献。 我们只需要遍历所有相邻的数对,求它们的贡献总和,即可得到答案。
1 | class Solution696 |
方法二: 按字符分组 (改进)
\(T(N) = O(N)\), \(S(N) = O(N)\)
其实对于位置 \(i\),我们只关心 \(i-1\) 处的 \(counts\) 值, 因此可以用一个 \(last\) 变量来维护当前位置的前一个位置, 这样就可以省去一个 \(counts\) 数组的空间。
1 | class Solution696 |